2016年10月28日下午,本学期第二次76net必赢官网博士生论坛在76net必赢官网C207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的发言人是2013级的三位同学:李聿彬、卢建昊和張立齊。院博士后流动站的仵胜奇、顾春光和骆小平三位博士后老师仔细地对发言进行了点评。
李聿彬围绕“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商关系的转变”为题进行了发言。他重点关注1997—2004年间的韩国政府进行的大企业改革措施。这一时期,金大中政府的改革让韩国经济成功地“软着陆”了,财阀采取了躲避的态度;但2000年前后,财阀开始反击。财阀的反击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权力斗争、意识形态和组织结构。权力斗争的核心是与在野党——大国家党进行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保守的在野党和财阀以及少数知识分子做出了“韩式新右派”,它包含着新自由主义理念和民族主义思潮;其逻辑框架大概是:在经济困难的局面下,没有大企业,就没有国家经济。2005年以后,双方进入一种对等关系。财阀改革失败的原因有:大企业的“大而不倒”,以及在自由市场和民族经济的名义下,财阀与大国家党的合作。
卢建昊以“中国民用航空制造发展战略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合作”为发言主题。中国民用飞机制造的发展是以自主研发大飞机项目的“运十”为出发点。在八、九十年代,中国试图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生产,但没能取得预期成果。进入21世纪,出现了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即中国主导飞机的研发、总装和测验,但对于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则积极地活用跨国供应商的力量。2013年发布的《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显地揭示出了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产业政策的进化过程。它将自主开发和合作生产进行了结合,该新战略的核心条件正是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全球化地限制了主权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空间,因此,观察国家政策选择的机会和制约因素是极其重要的工作。从理论上看,比较新的观点是政治协商模式的解释,东道国和跨国公司的协商对象是国家经济制度或产业政策。从该角度来看,中国21世纪后出现的新战略也是在国家和全球产业集团之间力量上的一种动态均衡状态。点评老师认为,研究需基于更坚实的历史观点,公认的发展阶段也是与发表内容不一样,如何评价中国自主创新政策对民用航空制造产业新战略的影响,以及这种新战略如何应对西方学者提到的负面缺点,等。
張立齊以“中国内部的‘分离主义’”为发言主题,分析了“分离主义”势力或思想形成的原因、表现和发展,以及各种“分离”势力之间的关系,等。他认为中国地区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巨大落差,无论是文化的还是经济水平发展上的,对“分离主义”势力的产生与发展行为造成不同的结果;中国政府在对西部开发和提高西部地区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的同时,也必须面对西部地区特有的政治问题,就是所谓的边疆与民族区域在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另外,虽然陆地上的“分离”势力和海疆上的“分离”势力——“台独”这些事件发生的位置、时空和条件有着巨大的区别,但二者也有一些相同之处需加以研究:一方面,这些独立势力都是在内部以保护和建构自己的特殊地方文化为依据;另一方面是外部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制度存在着隔阂,或者当下正被外国作为牵制中国发展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