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下午,外交学系赫佳妮老师座客博士生论坛,在学院图书馆讨论室作了主题为《如何进行历史学的博士研究》的学术讲座。
讲座一开始,赫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背景,向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赫老师指出,博士生阶段是一个开展研究并写作输出的学术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此越早开始、越早动笔越好。不用纠结于自己当前写作水平如何稚嫩,以后是否用得上,最重要的是写作帮助思考的这个过程。
接下来,赫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她关于历史研究和博士论文写作的一些经验。她认为,虽然在场的很多同学都在国关学院学习,但是国际关系与历史研究的分野并不是很明确,相反,在很多方面,两个学科是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的。例如,在提出研究问题这个方面,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就共享着同样的标准。在进行文献回顾时也是如此。好的问题一定是在不断追问“这个问题有何意义”,“回答这个问题又有何意义”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而好的文献回顾则必须基于与既有研究进行有效对话,在前后一贯的逻辑指导下自然而然地引出自己所要研究的方向和视角。不管是问题还是文献回顾,都需要一个不断阅读和浓缩的过程。此外,赫老师还就历史研究提醒同学们,不要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历史,而要在当时的语境下去理解当时的历史。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准确的对历史的理解。
在文献搜索和获取上,赫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实用的小办法。她认为大家如果觉得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研究进程时,可以考虑去国外名校的图书馆网站获取文献目录,然后再想办法下载。这样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阅读清单,使自己的研究不至于遗漏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赫老师还提示大家可以去关注海外名校的一些学术讲座信息,因为这些讲座一般都是主讲人正在思考、尚未成型的观点的体现,往往只要看到题目就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博士论文的具体写作上,赫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写作过程中要反复提示自己,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这样就不至于被材料带着走;第二,写作要注重逻辑,注意与既有的材料进行对话,保证说服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去说服别人;第三,写作文字一定要准确,简洁准确比丰富华丽对于学术写作更为重要,尽量删去所有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第四,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写作;第五,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不能失于空洞和抽象,要尽可能地具体。赫老师认为,如果能够保证做到上述几点,博士论文写作的过程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分别就“如何克服写作拖延症”“如何缩小研究范围和议题”等问题与赫老师进行了互动。赫老师进行了耐心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