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5日下午,本学期第四次(总第70次)76net必赢官网博士生论坛在76net必赢官网C102教室举行。本次论坛的发言人是2013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的俞凤同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的邓峰云和朱小略两位博士后老师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俞凤同学以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为主题,分析工人在这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战斗性”,试图回答“为什么这种‘战斗性’没能持续下去并形成独立的政治运动”。她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史就是能够体现“美国例外论”的一个典型素材。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在美国这个当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里,工人确实团结在一起,组织起轰轰烈烈的罢工斗争和游行示威,并使劳资双方的集体议价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但随着美国加入二战,这种斗争性逐渐减弱,独立、成功的工人政治运动始终没有出现。
在发言中,她准备结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达伦多夫的阶级冲突理论来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用阶级冲突理论来从微观上分析不同时期美国工人运动呈现出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并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的脉络来弥补达伦多夫的阶级冲突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领域的阶级冲突如何转变为或者为何无法转变为政治领域的阶级冲突的原因,从而来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没能发展出独立的政治运动的原因。
在当天的发言中,邓峥云和朱小略老师针对俞凤同学的发言给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和宝贵的意见。其中,邓峥云老师指出,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避免预设结论,可以从美国工人的阶级认同和移民国家的社会认同问题来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人运动的动向,并可以参考“社会史”的研究方法,用历史事件来呈现社会的复杂性。朱小略老师则对她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认为可以进一步定义美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形式、工会与政党之间的区别、美国资方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并且应该界定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达伦多夫阶级冲突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运用理论范式来分析问题。俞凤同学表示两位老师的意见给了她很大的启发,她将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尽量考虑这些问题,并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