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四月,春暖花开,惠风和畅,76net必赢官网党委“星火计划”活动组来到著名的文化古迹——张载祠。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人称横渠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北宋五子”之一。其开创的“关学”对后世的朱熹、陆九渊、王廷相和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有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张载祠前身是崇寿院,乃张载年少读书之地,亦是张载晚年隐居讲学之所。在张载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元代时始建张载祠,明清年间重修,现存建筑大多为清道光年间所建。
张载祠
祠堂坐北朝南,山门西侧有一石碑,刻写着“动非自外”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可谓一语道尽张子辩证宇宙观之精髓。山门门楣正中悬挂着一块乌黑金字牌匾,上书“张载祠”三个大字。两侧门柱上书对联“三代可期井田夙报经时畧,二铭如揭俎豆能往阐道功”。进入祠堂,一条甬道直通献殿,张子峨冠博带,座在太师椅上,令人肃然起敬。甬道两侧各有两株参天古树,盘龙虬曲,苍劲有力,乃横渠先生手植,迄今已逾千年,如此生命力值如关学思想一般永垂不朽。甬道东西两面各有一个展示馆,介绍张载先生之生平思想和事迹。其生平之坎坷曲折,思想之博大精深,使人驻足沉思,获益匪浅。馆外于佑任手书碑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张载一生的缩影和思想的最高境界。
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坚持中华道统
张载生活的北宋,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朝廷政治上不同党派矛盾亦是纷繁复杂。张载年少有志,希望为国建功,曾在乡练兵,以图收复洮西失地。21岁时,张载写成《边议九条》上书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得其劝勉而弃武从文,回乡读书,逐渐开创震古烁今的“关学”思想。
“关学”属于道学,是儒家道统的继承和发展。儒学是中国古代的官学,但自魏晋以来,由于老庄玄学和外来佛教的兴盛,儒学失去了往日(汉代)的盛势。面对佛学的不断发展,儒学的发展却陷入了贫乏的“中衰时期”。 唐代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之策,一些儒学家掀起了复兴儒学的运动。韩愈力排佛老,驳斥佛老出世主义思想,高扬儒家道统。柳宗元和刘禹锡则较为温和,主张统合儒释。
北宋初年,统治者鉴于唐末黄巢战乱、群盗并起的教训,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宋太祖认为必须大兴佛法,宋真宗亦坚持“佛道二门,有助世教”。因此,北宋初年,佛道二教极其兴盛。北宋时期的儒学家为了维持道统,纷纷排佛。李觏严厉批判佛道二家有十大害,反对寺院侵占土地,坐逃役税。欧阳修则宣布佛法为“奸法”。不过这些批判都是从政治经济角度排斥佛教。尽管范缜的神灭论沉重打击了佛教的神不灭论,但还不足以从思想理论高度动摇佛教。
讲解员为同学讲解
从哲学上来看,张载思想是唯物主义思想。其思想核心是“气一元论”。张载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的思想,将“气”看成世界的物质本体,规定了世界物质存在在时间上的普遍性和空间上的永恒性,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推上了一个高峰。依据“太虚即气”的理论,张载批判了道家“有生于无”和佛教“诸法无我,万物皆空”两种唯心主义思想,从本体论上批判了佛道学说,并发展了“动非自外”的辩证宇宙观反对佛教的世界本性为静止的思想。。
在认识论上,张载认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因此,张载强调“万物皆有理”,应该主客体结合,穷究万物之理,批判佛教“浮图不知穷理而自谓之性,故其说不可推行”,反对佛教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
对于人性问题,张载认为人的本质是气的凝聚,气有阴阳,而本源是“太虚”。因此,人性就是“太虚”本性和阴阳二性的结合。前者是清彻纯一的“天地之性”,后者则是阴阳变化、杂而不纯的“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清纯的因而是无不善的,人的欲望和不善皆来自于“气质之性”,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才能回归纯真善良的“天地之性”。因此天地本无心,为天地立心,就是要通过学习教化,道德修养,返璞归真,恢复善良仁爱之心。这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张载开启了宋代儒学复兴的序幕,将孔孟等“往圣”衰落的儒家思想推上了新的高峰,为后来“理学”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其对儒家道统的贡献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生命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坚持文化自信
张载仁心仁术,以天下为己任,其学说中处处体现出伟大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崇高的的道德理想。其强调“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因此,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主张一切人和物皆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人的伙伴。人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如此宏放博爱的“民胞物与 ”思想正是为生民立命、开万世太平的金玉良言,发展到今天更是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参观祠内碑文
现代国际关系体系,起源于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带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特点。追根朔源,欧洲在中世纪时,处于基督教神权统治之下,奠定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并没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只是神的附庸。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兴起了人文精神,欧洲的思想家们以人文主义思想批判神本,宣扬人性解放。
然而,在欧洲二元对立思想方式里,人和神是对立的,并没有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概念。因此,当神被推倒,人从神的主宰下解放出来以后,拥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就要替代神来主宰一切。因此,人文精神被逐渐异化成为人类中心主义,其重要内涵就是:人是万物的主人,是一切的主宰,其重要表现就是人定胜天。人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尤其是科学技术)向自然索取。因此,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伴随的是人类沦为物欲的奴隶以及道德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减弱。人类为了满足物欲,肆意改造自然,破坏环境,索取资源,甚至相互之间不惜世界大战。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认为,人类是宇宙中微小的力量,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而不是人与人对立,暴力相向,人与自然对立,破坏自然。张载就强调“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其认为天地如同父母,我是渺小的,与万物同生于天地之间。民胞物与,应该爱一切人和物。张载的思想飞越千年,依然对今天有着崇高的意义。
同学们在祠前合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张载的思想就是要爱一切人,爱一切物,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张载的故乡,猕猴桃绿色产业生机勃勃,太白山风景秀丽、生态优美。沐浴在张载思想下的眉县人民,用实际行动建设了“民胞物与”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盛世。
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张载祠一行,让此行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意义。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文|余渔